服务热线:
电石法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电石,PVC一体化企业电石为内部供应,其成本大多数来自是煤炭、电力以及石灰石。非一体化企业电石采购则是以长约协议为主,现货采购为辅,采购模式为协定量,结算价格依据市场行情报价给与一定的优惠。乙烯法原料乙烯由中石化和中石油垄断,采购比较固定,采购结算以现金、汇票等预付部分,剩余部分在固定周期内(一般1-3个月)结算。
PVC生产依据年度生产计划进行连续性生产,生产负荷依据装置的运行年限、工艺会不一样,负荷在70%-110%,同时,企业会根据装置的运行周期、是否会发生故障、市场情况、原料库存、氯碱平衡等方面对负荷进行调节甚至停产,成品一般留有一定的安全库存。
PVC生产企业以直销和分销结合,主要客户为计算机显示终端和长约大中型贸易商为主。
年度生产计划定制年度销售计划。依据年度计划确定月度销售计划,严格按照月度计划进行销售,销售价格多为随行就市。
销售上以先款后货方式为主,长期合约客户按照客户资金到位比例进行发货,结算方式有现金、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等。
对PVC行业而言,下游厂家到货大体上分为自提、送到价格、运费自付三种方式;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有厂提跟库提两种。
随着国内PVC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我国聚氯乙烯进出口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,从历年进出口来看,我国在2004年前主要是依靠进口PVC粉,后伴随着商务部对美国、俄罗斯、台湾、韩国及日本的进口聚氯乙烯施行反倾销政策,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得到迅速发展,聚氯乙烯的自给率逐年提高,截至2008年,我国PVC粉的进口呈年年在下降趋势,2009年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下滑,国外乙烯法PVC成本优势显现,我国PVC进口量略有提升,但从2010年开始进口再次回落,一直延续到2014年,在2015年小幅回升但增幅有限,2016年由于国外对PVC下游制品需求减弱,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开始下滑。2018-2019年国内进口量下滑,主要是由于台湾、韩国、日本的货源大量流向印度市场,流向中国市场略有减少。
从我国PVC进口料流向来看,90%以上的进口PVC流向广东、浙江、上海等东南部沿海地区。2019年我国PVC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、台湾、日本等国家,占比接近90%;出口则主要集中于乌兹别克斯坦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俄罗斯等国。
从国内贸易流向来看,主要从西北、华北流向华东、华南区域,PVC生产和消费区域存在供需错配。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,电石法PVC占比80%以上,产能集中于华北、西北、华中等煤炭资源丰富区域,其中华北区域产量最高,西北区域则有天然的电力成本优势,因此,华北、西北区域PVC产品除了部分用于区域内自给,其余大部门流向华东、华南。除此之外,华东区域同样通过进口国外乙烯等原料加工成PVC。当前由于西部地区地处偏远,运输条件落后,大量的PVC只可以通过汽运或铁运送往华东沿海地区,公路运输费用较高,会削弱西北地区企业的成本优势,铁路运输运力有限,难以消化企业生产量,使得多数企业在市场行情报价中失去定价优势。
PVC的价格波动如大多数周期品,长期看供需,短期看库存。而作为企业经营者而言,会根据未来的需求、成本和收益情况来确定公司产品出厂价格,并根据真实的情况实时调节企业库存。
产能过剩,以成本定价。PVC行业的特点是整体大产能,过剩产能对企业利润压制作用较为显著,从行业内企业格局看,仍是以中小企业居多,导致行业利润竞争非常激烈,在低利润水准下,PVC价格将是成本推动型为主,因此在现货端大多以“成本+利润”模式定价。
当前我国PVC产业,主要有乙烯法和电石法两种生产的基本工艺,而在实际电石法公司制作中,又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拥有煤、电、石灰石资源的生产企业,采取煤电一体化炼化PVC。另一种是只有PVC的生产装置,需从外部采购电石加工,这两种方式的成本差显而易见。
市场行情报价是供给与需求下的均衡价格,我国企业面对三种不同的成本线,存在不同的利润空间,利润空间的放大和缩小,自然的调节企业的开工率和产量,进而影响整体的供给。因此,对于PVC这类当前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而言,只能是以成本定价。不同的时期,最有利润空间的一条成本线就成为当时市场价格趋势的引导。
以2008-2009年阶段为例,2008年7月国际油价达到创纪录147美元/桶之后急转直下,带动国际乙烯法成本不断下降,亚洲乙烯最低报价出现在2008年11月,仅为400美元/吨,折算为PVC乙烯成本价仅为4600元/吨左右,而当时国内煤炭价格和回暖,外购电石法成本在6500左右,而当时的市场行情报价为8500元/吨左右,乙烯法明显超过了电石法利润,原油价格在2009年2月再度下跌至38美元/桶,折算为乙烯法成本为5100元/吨左右,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也步入低谷,但是由于取消优惠电价,外购电石法成本仍有6300元/吨左右,当时PVC市场价在5500左右,巨大亏损让非一体化电石法PVC企业大面积停工。能够正常的看到,在油价下跌过程中,国内乙烯法PVC成本优势明显高于电石法PVC。
因此,在油价低的时候,受成本优势吸引,国内乙烯法制PVC企业会开始转而寻求成本相比来说较低的进口原料,虽然相对电石法PVC的产量来说,低价乙烯法PVC的市占率比较小,但却引导了当时油价下跌时的PVC市场价格
即当原油探底回升时,乙烯法的利润空间会再度被压缩,而电石法由于上游原料的相对稳定性,利润空间会再度打开,彼此成本利润相互交错,当油价重新再回到70美元以上时,电石法相对于乙烯法的成本优势会再度显现,由于我国节能环保政策推行,未来电、煤及环保的成本将明显超过往年,由此,拥有上下游资源、煤电一体化生产的PVC企业优势就最明显了,他们的成本线就成为当前市场行情报价的底部。
PVC在现货贸易和消费中有着非常强的品牌特性,主流品牌和非主流品牌价格存在比较大差异,华东不一样的品牌间价差可达200—400元/吨。虽然主流品牌价格高,但具有供应稳定、质量过硬、投产比高等优势,更为下游企业所接受。目前较为主流的包括电石法SG3、SG5、SG8,齐鲁S1000等
在PVC贸易中,传统定价方式一般是上游企业随行就市,以一定周期内的“一口价”作为销售价格。PVC生产企业或贸易商通过买进卖出赚取差价,但在经营中经常要面临价格大幅度波动带来的采购和销售价格风险。
过去呈现出来的格局是:要么越跌越难卖,要么越涨越难买。以“一口价”定价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缺少灵活性,经常不能够达到需求方的预期价位,导致PVC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商面对较强议价能力的下游时,谈判和交易成本偏高。尤其是在工业去库存周期下,PVC价格跌幅明显,下游恐慌情绪蔓延,“一口价”销售十分艰难,上游企业市场占有率难以稳定维持。
传统的贸易路径是PVC生产企业直接卖给最终用户,或者销售给中间贸易商,贸易商再转手卖给用户。
中游贸易企业由于在购销两端都面临市场波动风险,是天然的“风险蓄水池”,对价格波动较为敏感。因此在PVC产业链中,贸易企业会参与期货进行避险。
下游企业采购PVC原料时面临价格持续上涨风险,参与期货能够更好的降低价格不确定的风险,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为应对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,国家在2009年5月推出PVC期货,给公司可以提供避险措施,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,PVC价格波动加剧,市场避险需求突出,当年大商所推出PVC期货交割注册品牌制度,此举适应了市场新变化,充分调动了市场投资者参与PVC热情。
在PVC产业链上,随着期货工具的深度参与,行业长期保持的由上游企业随行就市的贸易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,基差贸易慢慢的变成为市场上主流的贸易成交手段,与传统的“一口价”贸易不同,基差贸易中,双方通过签订带有升贴水的合同来锁定未来供货关系,在期货市场对冲和点价,将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。从基差的计算公式上看,基差等于现货减去期货,进行基差贸易,先确定基差,再根据期货价格确定现货价格。
从历史基差走势来看,在主力合约到期交割时,基差会逐渐修复,但基差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,在四季度PVC基差会经历大幅的波动,在大幅走强后迅速回落,与之对应的是现货相对于期货形成一个较大的升水,在基差达到一定峰值时,现货价格开始迅速回落,现货价格大大波动会对整个产业链上公司形成价格风险。从历史基差来看,可以看到基差的波动是小于现货的波动,采取基差贸易可以有效降低价格风险。
但PVC基差交易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:第一,基差的最终确定还有难度;第二,卖方点价模式中,买方没有套保,如发生较大幅度的价格上涨,或基差下降幅度很大,买方都会有成本上升的压力;第三, 在PVC行业中利用期货和基差工具还仅限于龙头企业,其他企业还较为匮乏相关经验知识,参与度还并不高。
仅利用期货定价也会存在一些问题,一般而言,一年之中,PVC现货价格波动幅度在1000—2000元/吨;PVC期货在1500—2000元/吨的振荡幅度,每个月500—600元/吨的波动也很正常的。但是PVC企业从接单到收款、发货,最快需要一周,长的时候可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,在行情波动剧烈时,贸易双方议价成交就会很困难。通常情况下,贸易双方只要定了价格都会履约,但如果波动很大的话,会导致双方下次签单时压力很大。
从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难发现,套期保值虽然规避了市场期现货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,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基差的波动风险,基差变化对套期保值效果影响最为直接。不过相对而言,基差的波动变化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各自的波动幅度要小许多。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利润,就必须利用期货工具,同时跟踪期货和现货价格变化,研究分析基差走势,以把握销售节奏、制定销售策略、抓住销售时机,最大化地实现预期利润。
同时,贸易双方利用基差贸易并依据需求进行套期保值,能轻松实现提货权与物权的分离。通过基差报价,实现现货购销,促进贸易双方公平参与市场定价。
作为上游卖方,PVC生产企业在贸易中需解决下游的心理价位与当前价格“错位”的尴尬局面。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基差合同以及保证金缓解现货销售困难,保持市场占有率,增强客户黏性;同时避免基差波动和价格下降的风险,提前锁定订单利润;同时基差贸易还能提前转移库存风险,分散供应压力和节奏。
作为下游买方而言,自身同样是贸易商,要匹配好上游货源、下游订单、货物仓储物流、资金回收等,从而获取价差收益。基差贸易一方面能够稳定货源,另一方面还获得了基差上让利,同时得到了仓储物流上的便捷条件,还能够正常的使用承兑汇票节约资金成本。自身只要专注于下游订单,就可以稳定地获得贸易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