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
时间: 2024-04-17 08:52:54 | 作者: 产品中心
详细介绍
陈励君,浙江杭州人。现任浙江华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侨联常委,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, 浙江省侨联副主席。
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,从1984年到2018年,华日已经走过了整整34年,能够说是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。在企业创办初期,我们并不是单纯在做产品、技术,而是竭尽全力冲破种种体制上的障碍,甚至可以说,前20年华日根本不是在做企业,而是联合很多企业一同促使国家破除陈规旧矩,出台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法规。事实上,国家的改革开放也经历了很久的阵痛,是从矛盾和争论中一步一步地冲出来的。
在改革开放初期,浙江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了很多企业,华日就是这里面的第一批企业。大浪淘沙,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已被淘汰,整体存活率很低。
杭州华日电冰箱厂(以下简称“华日”)是1984年创办的,当时我们生产的冰箱非常受市场欢迎,还曾在浙江省电冰箱博览会上一举夺魁,名声大振。但到1986年,国家对电冰箱行业进行整顿,必须有工业公司生产许可证方能生产,一夜之间,“两委一部”同时发文要求华日“关停并转”,一片大好形势却突遭冷水,我们措手不及,一下子陷入困境。
为什么会突然进行整顿?当时正是计划经济时代,冰箱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高档耐用消费品,只有国有企业才能生产,华日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是不能生产的。
一纸要求华日“关停并转”的文件,让华日陷入了生产停止、资金冻结的困境,要是坚持生产,厂长甚至会面临牢狱之灾。我不是一个服输的人,怎么办?我把全厂700多名工人召集到一起,每人发了两个搪瓷碗,告诉他们先回家,但是一定要相信华日,饭碗总会有的。安顿好工人,我收拾行囊,准备奔赴北京。
那华日究竟用什么体制来生存呢?为了给华日上营业执照,争取到一个正规的“身份”,我开始不断地往上“跑”。
那时候小平同志讲“加快步伐,建设四化”,就是要发展经济,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冲破企业的所有制障碍。
1987年5月,我第一次上北京。当时地方政府接到“关停并转”的文件通知,并不允许我们企业私自上北京找“两委一部”,而找到“两委一部”也需通过层层介绍,可以说我们顶着很大的压力。第一次从北京回来以后,地方政府领导劝我说不要再去了,我说这是一家公司的正当诉求,不让华日恢复生产我是不会停下来的。
于是我一趟趟跑北京,一遍遍打报告给国家相关部委,陈述华日生存的理由。那时候的陈述就完完全全靠我“一张嘴”。我给相关领导看我们的厂房、设备的照片,告诉他们企业班子成员全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,朝气蓬勃、年轻有为,大家都很有干劲,企业效益也很好。我说国家可能不了解我们地方企业的详细情况,但是政府不能“一刀切”,要针对具体企业开具体的“药方”。
从1987年5月到1988年7月,我就在这14个月时间里七次北上陈述华日生存的理由,至今社会上还流传着“陈励君七上北京”的故事。
一趟趟的奔波最终没有白费,国家“两委一部”终于同意组织专家小组对我们企业组织定点验收,只要我们的生产装备线、管理、技术通过定点验收, 就可以拿到工业生产许可证,相当于给了我们企业一次“重生”的机会。
当时,由于“关停并转”的文件,华日银行户头上的钱也被“冻结”了。为了顺利拿回钱,让企业“活下去”,我只能再去不断地“跑”。这次,我找到杭州市的一位领导,说工人要发工资,可是钱在银行拿不出来,明明是我们自己的钱为啥不给我们呢?这位领导被我说得也没法子,又不敢贸然违反国家政策,只能叫秘书去银行商量商量。就这样反复沟通了一个星期,华日好不容易从银行拿到了钱,给工人发了工资。这放在现在是很难来想象的。
一边解决困难,一边新的困难又一个个出现。由于生产冰箱必须用到进口压缩机,即便是得到了定点验收的机会,没有进口压缩机的华日依旧无法正常生产。但是在那个年代,进口压缩机是有指标的,由国家机械审查办公室负责发放。这个指标,国有企业才有,一般的非公有制企业想都不敢想。
但是我对华日的产品和团队是充满信心的。为了通过验收,我不仅统筹全程,还亲临现场指挥,往往到了凌晨2点,还在召集中层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开会, 精心安排部署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们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,就让有关部门在验收时下了结论:华日生产的冰箱已经完全达到国家标准了。华日好不容易又迈过一道坎儿。
原材料也是当时阻碍华日生产的一大“拦路虎”。那个年代国家的钢材是有指标的,轻工业部年年都会规定建材、薄板的生产数量。记得有一年,轻工业部的生产计划中忘了写上“发卡”这一项,当年全国的妇女不得不“披头散发”,因为市场上买不到一个发卡。现在回想起来,可能觉得计划经济模式不可思议,但当时庞大的国家机器的的确确就是这样运转的。
对于华日来说,能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中坚持34 年,一来依靠团队吃苦耐劳的品质,二来依靠科学技术创新。
华日是白手起家的,跟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比,我们唯有做出特色亮点方能生存。华日的自信正是源于掌握包括智能控制技术、无氟替代技术、节能保鲜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,以及对销售模式的不断革新。
举个例子,1989年全国家电市场处于疲软期,冰箱从原来的排队购买到无人问津,给了很多企业巨大的打击。由于当时国家特殊的市场环境,华日就“另辟蹊径”搞了一个“冬令促销”活动。在产品滞销的冬季,我让技术人员把我们的产品带到全国各地去销售,有一个技术人员去了唐山,在冰天雪地里卖冰箱。由于折扣力度大,反而有很多人买,这场“冬令促销”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。那一年很多企业的冰箱销售量都在下降,只有我们是上升的。这次促销,让华日更加坚信“没有疲软的市场,只有疲软的产品”,至今,这种主动“走出去”的精神依然保持着。
多年在市场中起伏,我也总结出经营之道,当市场环境不好,也要适当限制产量,利用最近一段时间花精力研究技术,等整个秩序平稳正常了再回归。这都要根据各个企业自身的特点来把握,不跟潮流,不随大流。
华日就是凭借这样的策略顺利度过了1996年的国际金融风暴。受这场危机影响,42家国家定点家电企业全部倒闭,而且大部分是国有企业。华日审时度势,召开战略目标研讨会,提出了16字的战略目标:科技领先、专业制造、规模生产、持续发展。我们把科技放在了第一位,可以说,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能意识到科技重要性的企业并不多,但华日已经提前考量到这一点,并且花费巨大的精力投入其中。
关注科技,就是关注产品本身。冰箱的科技性为什么如此重要?冰箱内存放的食物都是直接吃到肚子里的,与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。而且在所有的家用电器中,只有冰箱是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,容易损耗,冰箱的科技化、智能化因此显得很重要。
华日的第一代产品 — 电脑冰箱在1992年问世。那时的智能化是通过电脑控制,冰箱温度能达到零下30摄氏度,并能通过感知食物的温度来相应地调节温度。国家科委专门为华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在电脑非常稀罕的年代,大家都对这台电脑冰箱啧啧称奇。华日冰箱一炮打响。
1994年,华日研发出国内首台模糊控制电脑冰箱,作为第二代产品,它的亮点是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设定温度。
第三代数字冰箱在温度控制方面更为精准,我们运用了生物工程技术,还可以满足活菌细胞极其苛刻的生存需要。
有一个事情值得拿出来说一说。1991年,发达国家和工业转型国家在蒙特利尔开会探讨大气层保护,并捐款成立蒙特利尔多边基金会,促使企业以停产、转型等方式减少生产、使用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,保护自然环境,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寻找一款制冷产品代替破坏臭氧层的元凶“氟利昂”。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愿意承接技术改造的企业,最后选中华日。这不是偶然,而是得益于华日的超前意识。此前,我们就已投入大量资金请来德国、美国的专家进行氟利昂的替代改造,并历时两年半时间,完成产品的无氟替代。
当时,蒙特利尔多边基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华日,问我们是不是有信心承接。技术改造需要大量投入,大家心里都在打鼓:华日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,有没这个决心?有没这个能力?
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,改造是大势所趋,如果中国不去参加了,未来将用什么制冷剂?因此,华日勇敢承担下了这项改造任务。
1998年,华日开始和6名入驻的德国专家一起,率先实施这个由蒙特利尔多边基金会支持的以环戊烷为发泡剂、异丁烷为制冷剂的无氟技术改造项目。2000年,无氟替代改造项目完成技改并通过验收,华日无氟替代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成为联合国《蒙特利尔协议》的先进案例。2008年,在纪念全球保护臭氧层20周年活动中,华日无氟改造项目荣获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“示范项目杰出贡献奖”,是中国冰箱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。2010年,这个案例还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中保护地球的一个案例。
科技创新是华日孜孜不倦的追求。2016年,华日从杭州九堡搬迁到富阳东洲岛,这个新厂区投资10亿元,生产效率提高了48%,每年生产冰箱200 万台以上。借着这次搬迁,华日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,对开门、宽体多门和十字对开等中高端冰箱产品的比例超过70%,这中间还包括大气豪华的580 升对开门系列冰箱、418升智能多门冰箱以及316 升变频无霜冰箱等。这些中高端产品不仅外观时尚,而且融合了智能控制、风冷无霜、零度保鲜以及变频等前沿技术。
接下去,华日的科学技术创新还有很多路要走。最近我们在实验匀冷冰箱,确保冷空气在每一个角落均匀循环;此外也在探索远程控制技术和语音控制技术,即通过语言来和冰箱“交流”。
从无霜冰箱、数字化冰箱到未来的超级冰箱,这就是34年的匠心和坚守。我想,这既是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一份社会责任,也是企业实力和品牌的一个体现,彰显了华日以智能时尚、环保节能、高效保鲜为特色的低碳经济理念,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新的平台。
20世纪90年代末期讲“东方不亮西方亮”以及“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但我觉得每个人、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征,有些人可以涉足多个领域, 实现“多点开花”,但华日就是专注做冰箱的,我们在这个行业里深耕,寻求科技的一次次飞跃创新。
和华日一样,改革开放后,慢慢的变多的侨商归来,慢慢的变多的侨企兴起,他们对改革开放功不可没。
之前说到一纸要求华日“关停并转”的文件,让华日陷入了生产停止、资金冻结的困境,安顿好工人,我收拾行囊,准备赴北京跑部委。可是去北京跑部委要介绍信呀,一听我要开介绍信,省里的体改委、经委连连摇头,谁也不敢承担和文件“顶”着干的责任。我不甘心!我想,华日是华侨企业,中国侨联或许能帮上忙。
一听说我的困难,中国侨联一位领导很是诧异:哪有这样的事情?中国侨联为此特地写了报告,大致意思是华侨办企业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,不能用行政手段阻止华侨办企业。这份报告在多部委之间流转,最后到了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的案头,他看后表示,可以网开一面先搞个典型,华侨要特殊照顾,华日是华侨企业,可以先批准限量生产。
就此,华日“起死回生”,我们的经历给予了很多华侨回国办企业的信心。多年来,一批批的华人华侨来华日考察。对他们来说,华日的发展是营商环境变化的映照,是了解祖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。起初,前来考察的华人华侨对华日的评价是“生机勃勃”;后来,随着我们一轮轮的技术改造升级,他们的评价是“华日是一家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”。我想,正是华日一步步的发展壮大,才让他们对祖国充满了信心。
华侨对祖国、对家乡的感情很深,改革初期,很多华侨冲破重重阻碍回来,带回了国外的理念、资金、技术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,华侨企业成了祖国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功臣,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爱国精神、创业创新的大无畏精神。
未来的改革开放依旧需要华侨,华侨越发渴望和祖国一同成长。最近,华日在和德国中小企业共建“中德交流平台”,德国的中小企业想到中国来发展,这就需要靠华侨去融合、去联系,起到“牵线搭桥”的作用。同时,高素质的白领华侨回来后,能从事会计师、经济师等国家重点培育的高端服务工作,为国家建立起更科学、更合理的体制和平台。
我与共和国同龄,2019年就70岁了,回顾我的创业之路,有人评价我初心不忘,匠心筑梦;也有人说我励精图治,君子如玉。作为企业家,特别是女企业家,我想说,创业过程中的辛酸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公司的人说什么都是“身先士卒”,冲刺在前,仿佛不知疲倦。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我在外出差,白天办事,晚上赶路,飞机摆渡车上短短几分钟路程,站着都能睡着。
我对员工、对企业、对社会无愧,却对儿子非常愧疚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,我的确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、陪伴他。
改革初期,为了冲破制度的阻碍,我三天两头跑北京。一天傍晚我出差回来,远远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蹲在地上玩。我心想,这谁家的孩子,这么个大热天还穿着厚棉袄,额头的汗顺着脸颊流下来,黑乎乎的,真是邋遢。我走上去,把孩子从地上拽起来一瞧:竟然是我的儿子!那一瞬间,那种心酸和愧疚,至今一言难尽。
还有一次,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请客户吃饭,已经11岁的儿子给我打电话,电话一通,另一头就是他带着哭腔喊:“妈妈……”可是,我忙着应酬,想都没想就打断他的话:“妈妈现在在忙,你不要来吵妈妈。”饭后,我把回电话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,从此以后儿子再也不给我打电话了。
这就是创业创新的另一面,80%的企业家都在埋头打拼,辛辛苦苦挣的钱丝毫不敢挥霍,只想着守住事业壮大发展,造福员工和社会。我快70岁了,一般人早就退休在家颐养天年,但我还是每天坚持从杭州市区赶到数十公里外的富阳上班,精神饱满地和员工一起工作。“精诚团结、艰苦创业”的华日精神激励着我们拼搏向前,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,华日在大浪淘沙中走过了34年,还越走越稳、越走越好。
华日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。正是在走遍千山万水、说尽千言万语、想尽千方百计、历经千辛万苦的“四千精神”激励下,浙江人才闯出一片天。浙商精神代代相传,如今我们提倡新时代浙商精神,即弘扬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,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,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,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,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,这都将鞭策着我们浙商再接再厉,从零开始,续写新的辉煌。
近日,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,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编撰的《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》由浙江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
本书访问了李泽民、柴松岳、、厉德馨、李金明、仇保兴、周国辉等多任党委政府负责同志,同时收录了步鑫生、鲁冠球、冯根生、宗庆后、马云、李书福、南存辉、沈国军等多位浙商的创业史,何水法、胡宏伟、叶翠微等各界代表人物也在书中叙述了他们的故事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突然宣布:关闭所有门店!“经营举步维艰,公司决议解散”!两周前还在促销,供应商:凌晨收到闭店邮件